環境很少討論有效練習技巧,並確實克服這件事,

大部分人都認為人定勝天,只要花時間練習就會跨越技巧瓶頸。

 

但是在我們教學的過程中,

卻發現學生們練琴效率普遍偏低,或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因此我們開始請學生們分享練琴的心得。

 

影片為具醫學背景,目前就讀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所的黃賀,

和我們分享「建立手指」前後練習《蕭邦練習曲》的改變。

 

影片中說明悖論:演奏時手腕動還是不動?

手腕不動成了僵硬狀態,手腕動了音開始不穩;

不用力如何能讓手往前跑?

用力彈聲音不好聽不用力卻彈不出來,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

 

以前費盡心力練習的卻無法完成蕭邦練習曲,發現問題關鍵後,

練習曲變得可以把玩的樂趣!

希望這部影片可以解答大家些許疑惑。

 

#練得多不如練得巧

#當你理解後就知道為何很多大師都說自己一天只練3、5小時😱

(如果您有建立手指的經驗,就會對這句話點頭微笑)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 」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