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章札記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生冠儀練習連續分解和弦,在技巧課中手指順利跑動起來後,忍不住說「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老師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她時,她帶著厚厚的徹爾尼50首,說她今年目標是把這一本彈完!雖然學琴十多年,曲目累積不少,但總是煩惱技巧上不去,有些地方怎麼都練不起來,並且困擾著音色不夠漂亮卻不知怎麼改變,於是下定決心前來手指建立,改變自己的彈琴方式。


努力練習幾個月後,最近技巧課終於嚐到彈琴毫無障礙的滋味,活潑開朗的她開心不已,每次上課都呱啦呱啦地跟老師討論許多近期練習的成果和感想。當身體敏感度增加,對於彈琴動作的新發現,以及如何避免舊習慣產生,尤其是「到底該怎麼練琴才能練在癥結點上,有效率地利用時間」非常有心得,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誰希望花了寶貴時間練琴卻看不到成果呢?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霍洛維茲彈這首舒伯特即興曲,不到幾秒眼框就濕了⋯⋯
老師說在此分享詢問大家:看幾秒能觸動你?⋯⋯

上完三階整個聆聽經驗都改變了,很容易跟樂曲中的細膩變化共振~

記得上三階「音樂判斷」時發生很多令人傻眼的事,好歹音樂也學了十幾年,班上還有音樂系學士碩士,想說聽音樂有什麼難的呢?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學生提出對大師系列影片內容的疑問:「蕭邦譜上的記號,他都標示得非常清楚,可以像影片這樣自我詮釋嗎?」

👉關於《邁向大師系列-彈性速度與人生剖析(二)樂曲解析》的詮釋
https://www.facebook.com/982668911752741/posts/2594651260554490?s=1709512351&v=e&sfns=mo


我們收到提問,在此分享給大家,這個提問可幫助我們思考!然向來老師不提供答案,但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4071019_2984636868222592_4757589072539549696_n

 

年前我開了特別的功課讓幾位學生回去練習,其中有連續跳繩100下、拍球50下,還有從家中快走至捷運站,目的是感受運動在身體內產生的律動感。

「從來沒想過跳繩跟彈琴有關係,可以跳50下就好嗎?🙏」學生哀嚎著討價還價。

「只要能找到身體律動,跳幾下根本不是重點啦!」我說。

手指在鋼琴上演奏,其實就是一種運動,但是這裡討論的並不是運動表現,像是桌球是否為國手,賽跑是否跑第一名🥇,而是運動當中身體所需的協調性,特別是「上下垂直」的律動感。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5914307_3204559716230305_6398083596824870912_n
《ITouch雜誌79期專訪鋼琴輕鬆談》


推行「手指建立」多年的嚴老師,接受廣播金鐘獎主持人吳逸芳—目前擔任ITouch雜誌編輯專訪,下集已出刊!
我們來看看部分訪談的精彩內容,大家記得到書店選購喔!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7003939_3016485168371095_476785964501434368_n

這次的採訪,是i Touch 雜誌特約記者吳逸芳在一年多前就預約好的,看到我們在音樂教學上的努力受到肯定,心裡有著滿滿的感謝🙏


逸芳從粉絲團成立初期就追蹤我們的動態,對鋼琴輕鬆談的教學方式非常感興趣,聯絡幾次後,終於敲定時間採訪嚴老師,聊聊我們對音樂教育的理念。由於嚴老師和逸芳兩人對音樂有著熊熊熱情,又有年齡相仿的孩子,每次見面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只嫌時間不夠多,還有好多東西沒有分享呢!

86853673_3016485455037733_3934819294499569664_n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001

(圖)左:霍洛維茲/右上:涅高茲/右下:戈多夫斯基

文/Dawson L.

粉絲頁運作初期,我們使用「完全放鬆」一詞來表達「手指建立」Fingers-Flow的演奏理念,因「手指建立」演奏的鬆度接近氣功的「鬆身法」,於是我們使用「完全放鬆」一詞,很感謝當時獲得音樂界的指導,認為「完全放鬆」一詞可能誤導演奏者,因為音樂本身是有意志的,不可能用「完全放鬆」的狀態演奏,這相當細心的提醒,讓我們開始思索如何用詞。


曾經教授一位非常聰明的幼稚園學生,老師說明演奏時放鬆的概念,他馬上從座位上躺到地板說:「這樣才是完全放鬆!」這給老師上了一課。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045026_3244460215573588_2894640904751022080_n

文/Dawson L.

 

『安東.魯賓斯坦曾無盡感慨地說過: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會彈得很好了。那又怎麼樣呢?這絕不是件壞事,讓大家都彈得很好總比彈得很糟來得好些。』
【注】這是安東.魯賓斯坦優雅的感傷,究竟學音樂之人要學到怎樣才算懂音樂呢?當然不會是以演奏最難樂曲或是彈過最多曲目來作評斷標準。


文章標籤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