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聽懂音樂,並能判斷音樂,你就有了方向。這時,老師不再是權威,只是你討論的對象。』三階針對音樂內涵,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

 

當代極受矚目的法國鋼琴家薩洛,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一段話:「在學校,老師們都希望學生追尋、膜拜並順從他的教法。但我有許多疑問,我相信很多鋼琴家也都有,而且並不能用這種權威方式滿足。我倒認為我從一張CD中所學的,比在巴黎音樂院四年還多。」

 

很多人覺得,以往上了很多理論課或音樂史,但還是不知道怎麼彈琴?我們的課程不同於傳統的理論,著重演奏理解的實際幫助。

 

有了一階手指建立的基礎、二階音樂性音色概念的處理,三階的重點在音樂的判斷。廖老師常開玩笑說他去美國唸書像是自學,因學校老師教的有限,他就自己聽錄音,後來發現很多演奏的秘訣,在能清晰分辨之後,實際運用在觸鍵跟音樂處理上,你就會知道演奏家做了哪些事!

 

廖老師說:「你只要能判斷出音樂:怎樣的音色是如何觸鍵?演奏家在演奏這段音樂時在想什麼?各樂派跟各作曲家的特質,透過「聽」,而不是透過理論研讀分析,直接進入音樂核心。當你聽懂莫札特,你難過時都會微笑;當你聽懂拉赫曼尼諾夫,你會彈出「熱鬧派對裡一個人的空虛」………………………這是三階的重點!

 

當你清楚知道如何理解樂曲,如何用觸鍵表達音色,如何將樂思展現在樂曲上面,就會創造出自己的音樂。10個演奏家有10個不同的版本,10個彈貝多芬的學生也該有10個各屬於自己的版本,重要的是,因為理解內涵,彈出來都還是貝多芬,那才是朝向音樂家之路。

 

同時我們也會帶領大家練習如八度、車爾尼,還有令人頭痛的史密特等,將『手指建立』運用進去,這些都是有方法而且要真的解決,而不是練不起來卻以為自己練不夠!走到這裡,你會發現,行雲流水,豁然開朗!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 」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