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課程是針對「手指建立」,一期十堂課。 

運動和藝術無關,但是只要牽涉到手部的運作,演奏就是一種手部運動,而手指就是鍵盤上的運動員。 

手指建立就如同我們身體學習走路的過程,先學站,再學走,最後學跑,想要跑的又快又輕鬆,你必須把腳步站穩。為什麼跳芭蕾舞需要練習踮腳尖?為什麼學武功需要練習蹲馬步?這些基礎訓練攸關之後身體的穩定性,非練習不可,因此如果想要解決鋼琴技巧問題,就非得從手指穩定度開始著手才行。 

十堂課中,老師會帶領大家親自走過「手指從單音原點到快速音群」的過程,從慢到快,最後這接近自動演奏、快到無法想像的狀態,一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當課程走到最後,你會感覺手指變得非常有力氣,但是手臂卻更放鬆,音色也更乾淨紮實,因此當我們學生體驗到這個狀態時,都會非常驚訝,因為這是大家再怎麼努力練琴都到達不了的狀態,而居然在短短十堂課就完成! 

 

《單音練習支撐站立》 

其他樂器都在練長音,為什麼鋼琴沒有?管樂要練習吹長音,弦樂要練長弓,聲樂要發聲,而練習長音除了達到暖身的目的之外,最重要在於學習如何控制肌群,並且增加動作穩定度,同時找到讓身體平衡的方式。但是鋼琴教育裡,我們沒有練習長音的觀念,因此完全不知如何控制手指。 

課程一開始,我們會學習單音支撐,藉由調整手型,改變錯誤的施力習慣,學習放鬆手臂讓重量落入指尖找到重心,並且訓練手指支撐力以增加穩定度。幾乎所有人,包括音樂科系研究所的學生以及鋼琴老師們,在第一堂課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我的手指居然這麼無力!不僅軟弱,甚至還在發抖?!」找到問題源頭之後,改變開始發生。 

 

《兩音連結走路(重心轉移) 》

找到單音的重心後,我們便要學習重心轉移。在課堂中,老師會用大量的比喻幫助大家思考運動的過程,我們會觀察球本身如何自然跳動,觀察走路該如何輕鬆移動腳步,思考投球練習與放鬆的關聯性,藉由各面向的體驗,理解我們的手指應該如何動作才符合運動力學。 

 

《加快跑步(運動模式) 》

接著當手指穩定後會開始加快,十堂課最後目標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快速彈奏下行音階。利用運動力學原理,讓你感到手指在不需要緊張或控制的狀態下,迅速清

晰且放鬆地動起來,通常大家會非常驚訝這個狀態,有人興奮地大叫,有人激動地流淚,有人驚訝地說不出話,因為當技巧卡了許久終於找到解答,然而這一切只在幾堂課中發生,轉變之大簡直不敢相信!當手指初步建立起來後,不僅節省了往後的練琴時間,大家更明白為何大師都是放鬆演奏,他們為何能如此流暢無障礙,這幾乎是目前最快的方法! 

 

為什麼大家彈快速音群總是卡卡的,既彈不快,也彈不清楚,總是會滑音,手臂還練到痠疼不已,更慘的是技巧遇到非常大的瓶頸,怎麼練習都突破不了。這些困擾所有人數十年的問題,你將會在手指建立課程找到答案,當手指輕鬆迅速地動起來,音樂,就準備飛翔!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 」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