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課程是音樂表達的整體訓練,關於處理樂曲的第一步到最後一步的過程,一期八堂課。

 

課程包括:

『樂曲圖形輪廓分析與身體律動的關係』

『慢觸鍵』

『恆定節奏感與彈性速度』

『音色表達訓練』

『細分句』

『敘事內涵』

 

『音樂語法』為主軸,讓學員習慣把音樂當成語言,成為跟自己思想與行為、氣脈一致的表達。從最初的旋律走向,推測出作曲家的意圖,配合身體對律動起伏的反應,旋律的輪廓牽動情緒的自然反應。學習運用這層關係,抓住樂曲的基本脈動,演奏時再配合氣韻的帶動,讓身體跟情緒跟音樂融為一體。

『慢觸鍵』為彈好音色的關鍵,運用潛水滑水換氣的比喻,讓演奏者在練習初期都能演奏出圓滑、綿密連貫又帶有清晰口氣的音色。學會運用慢觸鍵,讓樂曲都能成呈現美好音質。

『節奏感』因為有個感字,只要找到心中的慣性恆定感,便找到問題的關鍵,不會再有忽快忽慢,或覺得節拍器一下快一下慢的問題,還能找到專屬自己的節奏。

解決這個問題之後,『彈性速度』是學習重點,如何運用氣脈與身體去感受情緒所產生的節奏張力,樂曲中拿捏快慢的答案就在這。

 

如何能運用一個和弦表達出你要的情緒?以這根基出發,你就可以開始在樂曲中表達你要的情緒或音色。

 

『音色表達訓練』即是這個基礎訓練,學員需要學會用一個和弦確實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能讓老師跟同學都能完整接收。以此為本,當你再次演奏時,音樂已經成為確切的表達。

『細分句』猶如規劃地圖.讓你很清楚地知道先往哪裡去?哪裡該轉彎?不會再一頭往前衝,樂句變成一個有計畫的旅行者,更像一個條理分明的演說家。

最後的『敘事內涵』,用逆轉方式讓學員了解作曲家的心路歷程,體會作曲家如何作出每一個音、每一個樂句、每一段音樂。訓練學員拿到樂曲即可以還原作曲家的意涵,同時訓練學員加入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故事。在課堂上,大家發現了一首曲子在基本的調性下,隱藏著各式各樣的想法,而且完全符合樂曲的走向。

 

最後,學員在了解樂曲的內涵後,能彈出完全屬於自己的樂曲,因為在音樂的世界裡,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端看你的表達是否明確,演奏是否具有說服力。

 

在二階中,你會完整走過一趟樂曲的旅程,並親自走完。另外,我們也會利用一點時間,練習『手指建立』的左手,目標是完成放鬆快速演奏蕭邦革命練習曲的樂段。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 」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