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無意間在youtube上,聽到普雷斯勒演奏的蕭邦C小調夜曲,不聽還好,一聽驚為天人,那美麗哀愁又帶有強烈感染力的音色,讓我眼淚掉個不停,久久不能自己。今年(2017)一看到鵬博藝術在10/30晚間於國家音樂廳,邀請這位年長的演奏家來演出,二話不說和友人馬上買票,就是為了希望能親耳聽到他彈這首曲子。

 

高齡93歲的普雷斯勒,經人攙扶緩緩入場,即使連走都走不穩了,還堅持演出全場獨奏會。我不禁想著,台上坐在鋼琴前面的他,「音樂」這兩個字對他來說,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好久沒有聽到如此純粹的莫札特了!普雷斯勒呈現了音樂的本質,讓音樂廳充滿了溫暖的光亮。雖然此首莫札特幻想曲和第十四號奏鳴曲本身就帶有些許黑暗氛圍,但是他音樂沉而不重,尤其大小調的音色轉換不僅美的動人,轉眼間又美的令人心痛,大調的喜悅氣氛與小調的淡淡哀愁,我的情緒上上下下被他牽動著。接下來的第14號鋼琴奏鳴曲中,慢板的彈性速度雖然在多處被使用,卻極具說服力。

 

這讓我想到,每每學生問我巴哈、莫札特這些非浪漫時期的作曲家音樂,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彈性速度?「彈性速度」感覺似乎是浪漫時期以後的專利,在巴洛克、古典的作品上幾乎都禁止使用,因為許多人認為不合時代風格!?但是近年來在youtube上卻聽到愈來愈多人,將自由的速度融入這些時代的作品中,其實只要配合音色轉變,讓表達言之有物,我認為沒有什麼是不能嘗試的。尤其在聽到普雷斯勒他如此浪漫的莫札特後,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下半場的德布西前奏曲更是精彩,透亮又變化多端的音色讓我著迷不已。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棕髮少女」,當他指尖第一個音下去,音樂廳內彷彿吹起了一陣和煦的微風,隨後普雷斯勒將我們帶到了一片草原上,少女的長髮飄呀飄,甚至還聞得到花草的氣息,啊!那真是天堂般的境地!而「比緩板更慢」的彈性速度更可說是自由自在,能夠將音樂達到隨心所欲、跟著感覺走的境界,我想是每位演奏家心之嚮往的吧!

 

整場音樂會聽下來,雖然老人家在體力上無法與年輕音樂家相比,手指在靈活度上也沒那麼敏捷,尤其到了下半場的蕭邦第三號敘事曲中後段,明顯聽到專注力下降,技巧也不堪負荷,但是光能在現場聽到他那純淨無比的音色和樂句的細緻度,就已值回票價。

 

到了安可曲,聽到了我孜孜念念的蕭邦C小調夜曲。普雷斯勒是德國出生的猶太人,成長過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的迫害,家族有多人都喪生於集中營內,我想蕭邦音樂在他心中,應該有著不可言喻的情感聯繫吧!舞台上的史坦威,流瀉出那令人鼻酸的音符,我們彷彿跟著經歷了他人生中各種體驗,有傾訴、有期盼、有嘆息、有安慰、有釋然…聽著聽著,我眼眶已泛濫成災,說真的,能夠在現場聽到普萊斯勒彈這一首曲子,我心中已無任何遺憾。

 

我相信這不是一場完美的演出,卻是一場用生命燃燒的音樂會,93歲高齡還在世界各地巡迴開音樂會,光是這份對音樂的執著,就讓人肅然起敬。在全場觀眾起立喝采的掌聲中,普雷斯勒不斷出場和大家致意。音樂對他而言是什麼?台下的我,想起了這句馬偕名言「寧願燒盡,不願銹壞」。這八個字,我想再合適不過今晚的音樂會。

 

<註:本文照片皆擷取自網路>

 

line67014.gif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 」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