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家長的心聲,從一二階到個人課,上的比孩子還認真。本來只是想問她陪孩子一路走來的感想,沒想到寫成一篇長長的文章,還一直問老師可不可以再寫多一點,還有很多想法沒寫到😂。

 

裡頭很細膩地寫到讓孩子上課前,家長心中的猶豫,以及後來孩子學會後的改變,發現音樂世界竟然有另一片新天地!

 

最近有很多家長詢問粉絲團課程,問題中看出家長們心裡其實有很多猶豫和疑問,不妨看看這位家長的心聲。

 

czo2NDoiQ1AwbmRzM1lVSnJZTlhrKzN5QWIxWHNXRFh0eThMeFpMaW92Z3NtRTRQNmtBVDl1M0dOZG12SHVPWWNub2JnNSI7.gif

 

《媽媽說:吾家兩個小男孩,完成一階&二階課程》

 

一開始接觸手指建立時,小的是小四、大的小六。會想認識建立手指課是小的在三年級上體育課打躲避球時左小指受傷了,一直沒有辦法痊癒,之後看了西醫中醫等…也做復健、推拿、整骨,一直不見痊癒,只好以休息為主(左手完全不彈琴),以為就能痊癒。

 

幾個月的休息之後心想應痊癒了,開始慢慢彈、慢慢加入曲子。沒想到彈琴一、二個星期後,左小指就又開始抗議了,真的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小孩又很想繼續彈琴,不想因此而放棄鋼琴,身為家長當然只能支持,畢竟學琴是小孩的喜好。

 

期間已有關注了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一段時間,看著影片學生們分享成功的喜悅,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真假?手指可以自己跑,這怎麼可能,從沒聽過這個彈琴方法,自已和小孩一起有了這個疑問?

 

50414422_2245606205458999_4401025015089201152_o.jpg

 

之後藉由鋼琴輕鬆談詢問上課方式,老師可是超大方的請我們過去讓孩子彈奏曲子,聽聽孩子是否需要建立手指之課程,完全免費,讓我們抱著反正不花錢聽聽也無妨^^。

 

約好時間帶著好奇的心前往,廖老師聽完曲子後,陪著孩子要怎麼樣做出不同的音色,也說了很多音樂情境的畫面,很不一樣的表達每個音符的情緒。上完課後,老師有指出音色沒有變化、音呆呆的,手指沒有力氣,但誇兩個孩子手站得很好,當時真的沒辦法接受廖老師的說法,真是讓人有點失落且帶點迷網。

 

當下詢問嚴老師是什麼原理,真的可以如此輕鬆彈琴嗎?她非常有耐心、仔細地解釋為什麼要建立手指、為什麼我們沒辦法做出漂亮的音色,為什麼手指會軟弱無力,這讓我迷失了方向「不就是用手指彈下去就好了嗎?怎麼會有分音色亮與生硬的音色,怎麼聽得出來?」心中充滿問號,感覺很浮誇,有點遙不可及的夢幻感,帶著許許多多複雜的心情離開。

 

50867139_2245606502125636_592842539254415360_o.jpg

 

回家後心裡就一直反覆思考該不該建立手指,必須從單音又回到最基礎,我的孩子也能做到嗎?心裡超猶豫也掙扎了十幾天,最後的決定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報名上課。從一階一個音一個音慢慢敲,跟著拍子敲。

 

當然一開始兩個小男孩覺得這太無聊、對孩子來說真的會奈不住性子去彈,且抱怨聲不斷。家長需要一直陪伴與不斷鼓勵,陪著他們上課與練習。在旁觀察時就能了解老師的說明與慢練的重要性。

 

到了第七堂課時,小四的這位小小孩,居然可以像老師所說的手與手指會連動自己跑自己滾了。這也太神奇了吧!當時有三個小朋友一起上一階,有小四、兩個小六,卻是最小的小四先跑起來。應該是他平時就很認真練習,雖然無趣的練習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讓這小四小男孩開心極了,也更加認真練習。

 

隔週上課時,小六的兩位小孩也接著體悟與實現到所謂手可以自己跑是什麼樣的情形,兩個大小孩除了覺得很神奇外,也才真正了解這段時間來到底在學在練的是什麼,著實令人大大感動!

 

=========================

 

接著,開始二階的課程-音色表達,這段除了是超值得一上的課程外,更會發現原來之前彈的是音,根本談不上是音色。

 

大小聲做得到的只是初階,少了音色就沒辦法做到深層的表達。從課程中體會到音色其實是可以說明彈奏者的想法與想表達的故事。每個表達的音色有不同觸鍵的方式,跟過去所表達的曲子只能做到大小聲,真不是天壤之別而已。曲子該有的故事與彈性速度表達出來的就是特別帶有個人風格與韻味。

 

同一首曲子,兩個孩子想表達出來卻是截然不同。對,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常說的每首曲子可以有不同的風格與不同故事。

 

=========================

 

二階上完接著跟著嚴老師上個課,從這開始又是一個專業加上極其深奧的課程學習。更為有趣的是老師會和孩子一起將整首曲子來編入有孩子想法的故事,一起討論內容情節,一起做音樂。

 

50407386_2245606672125619_6805506853108187136_o.jpg

 

意見不同時,老師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並給予引導,因故事不同所需的音色也不同,讓孩子在彈奏曲子時是有畫面且帶想法的,更讓曲子上的音符活潑生動起來。

 

由孩子自己創造出該曲子有屬於個人的故事、動作與感情,讓孩子知道彈琴並不是只是把音符彈出來,而是藉由音色來表達故事,再加上彈性速度來傳遞情緒等。哇!原來彈琴是這麼多元的有趣學習。

 

手指建立後,孩子彈琴最大不同就是音色聽起來是舒服,不會刺耳,每個和弦彈奏一起時是有共鳴的,更可以毫不費力的讓聲音擁有極大穿透力。

 

不過,也因此我們家變成警察的巡邏簽到點,因為隔壁鄰居檢舉我家二樓鋼琴聲太大,但我家鋼琴是在三樓,這裡住了六年,從沒有這種狀況發生,居然會因為彈琴被檢舉,有事嗎?好吧,是我們建立手指後,手變得有力氣了,聲音可以傳更遠了,心想似乎也算是個還蠻有成就感的事@@

 

之前就常幫孩子錄影做記錄,建立手指後再回頭聽,相較之下發現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果然是真實存在。前後音色天壤之別,孩子聽到也直說差很大,還說真的是回不去了。反覆說還好有建立手指,從單音一個音一個音敲的確值得,辛苦必有回饋,也開始品嚐到甜蜜的果實。更慶幸的是我們這麼早就可以遇到能帶領孩子朝正確方向邁進,太幸運了。

 

 

 

我的孩子並沒有所謂的天賦,但卻在建立手指與加上每天反覆練習後,就能彈奏出接近更美好的音色,離心中大師的音樂又更近了一點。

 

前一陣子孩子們與堂哥聊著音樂,堂哥本身沒有學鋼琴,但聽完建立手指前後的影片,居然說出建立手指前音色是硬的、沒有感情、沒有層次,建立手指後的音樂是充滿想法、活潑、且能清楚聽出每個音聲音更亮,像極了質深歌手唱歌一樣,歌聲中帶感情與故事,而不是在唱歌詞。

 

當下聽到就覺得值得了,連不懂鋼琴的人也可以聽出如此大不同的差異點。建立了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里程碑。

 

=========================

 

我的孩子們並不是音樂班學生,也許會有人認為不需要大費周章的讓非專業的小孩子們學習這門課程,起因雖是為了能讓他們快樂彈琴,不會因為彈琴造成傷害。沒想到卻進而可以學得一堂神奇的課。

 

可以一直一直彈喜歡的鋼琴,做孩子們喜愛的音樂,這真的是身為家長的能給孩子們最大的禮物!健康、輕鬆、歡樂地彈琴,不再是夢想。擺脫生硬的肢體、苦練受傷的可能性讓沉睡在孩子們內在的潛能甦醒,創造出以往孩子無法想像的音色表現,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上課時媽媽比孩子還用功
#孩子學會應該頒獎給媽媽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Facebook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鋼琴輕鬆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